大拿前几天刷着视频,无意间刷到了“科技与狠活”的段子,结果被UP主的视频所震撼到了,而人们常用的调味品,却可能是科技与狠活的重灾区,连酱油茅海天味业都不得不发表声明,称国内外的酱油都是一样的,在调味品领域几乎无对手的海天味业,会从此走下神坛吗?
先普及下什么是“科技与狠活”,简单的说,就是网络上某“良心”UP主,创作了一系列的视频,主要是我们吃的日常的视频中,如何加各种添加剂,来增加味道,甚至可以用添加剂自己造出酱油、可乐等等视频,最震撼的就是那一桶桶化工风十足的添加剂包装,没想到各种美味竟然是添加剂的叠加,这就是科技与狠活的叠加。
说实话,如果没有这些视频,大拿自身对于吃的,比如街头的羊肉串,从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尽量不要吃,用真羊肉的很少,大多都搀着猪肉甚至鸭肉等等,似乎大家都有这个认识,因为羊肉比较贵,但是没想到的是,掺杂肉这都属于低级的科技,高级的科技是食品加上各种添加剂,让小味刷的一下就上来了,这才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更没想到的是,只要添加剂到位了,连调味品都可以自己做出来,换句话说,你吃的调味品,很可能有或多或少的添加剂,味道才能这么好,而我们最常见的调味品是什么呢?
酱油,于是酱油茅海天味业,就是这么躺枪了。
说实话,如果没有科技与狠活这个段子,海天在调味品领域,大拿认为就是头把交椅,无懈可击。
比如说酱油,那么多酱油品牌,当你吃遍了很多后,你会发现,海天的味道各方面,还是挺不错的,市场占有率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看下它的半年报:
海天味业实现营收.3亿元,同比+9.7%;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1.2%。其中2Q22营收63.2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11.8%。
其中具体的品类来看,1H22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分别+6.8%/-3.6%/+3.7%/+39.0%(2Q22分别为+17.1%/+3.9%/+12.0%/+87.3%)。其中零添加等新品推进对酱油高增贡献较大;调味酱餐饮渠道占比较高,所以增速较慢;其他品类主要是醋、料酒等借助渠道扩张的。
本身海天被称为酱油茅,就已经证明了它的行业地位,而半年报上,它的主营酱油依然在增长,只能说明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
如果说酱油可能还有别的对手外,在蚝油领域,至少大拿是短期不会考虑别的牌子,因为海天蚝油给人的印象实在深刻,半年报蚝油的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其它品类,醋和料酒也在增长,这样其它的友商情何以堪?
这也是大拿很早就认可海天味业的原因,之前写过多篇文章:
海天味业创新高的背后:那些被低估的“食中茅台”!不过股市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当你认为某个白马股高枕无忧之时,却可能出现意外的“惊喜”,比如这次的科技与狠活,海天味业不得不发表声明:
10月5日,海天味业再次发布声明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从股价上来看,海天味业受到科技与生活的冲击吗?
海天味业K线
虽然从高点看,海天味业是经历了一轮调整,但是你要知道,这段时间大部分股票都在调整,如果看短期的走势,甚至要强于大盘,所以所谓的“股价受影响”大拿觉得这显然是在扯淡,海天目前非常坚挺且健康。
不过这第二次声明在假期,而假期这段时间,如果大拿没看错的话,是科技与狠活话题更热的时候,因为原UP主大号销了,很多人也晒换自身调味品选择零添加的品牌。
那么假期之后,海天会不会因为陷入“双标”股价受影响,还是因为海天一色而依然保持酱油茅的角色呢?
短期有影响,中长期撼动其地位很难。
首先,大拿说个心里话,添加剂这个,各种食品,你仔细看的话,无添加得太少了,这个并非成本问题,而是加了添加剂后,这个口感会提升,有多少人会因为各种小吃的调味,而拒绝小吃了呢?基本上寥寥,调味品同理,可能一时觉得无添加得更好,但是无添加的味道,和加了添加剂的,口味上的差异还是会让很多人无法拒绝,如果在标准之内,你会决绝吗?
其次,就半年报而言,海天其中“零添加等新品推进对酱油高增贡献较大”,已经表明了海天自身也有零添加,各种食品比如牛奶、酸奶等等,都有零添加,问题是零添加的食品,一般人长期吃的起吗?虽然我们都知道健康更重要,但是在健康和填饱肚子的价格之间,你又会选择什么呢?
所以,海天味业被戏称“海天化工”,其实更多的是群体的一种宣泄,当真的让你长期去买无添加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坚持呢?再加上添加剂在标准之内的话,你其实无话可说的,除非整个食品的标准发生变化。#海天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你的酱油,未来可能还是那个酱油。
海天,还是那个海天。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老乡们,挺住!
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王大拿,更多投资思考与逻辑分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