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珮芸(西南大学)
有着B站顶级“鸽王”称号的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以下简称“何同学”),2月2日发布了一期题为“我用天开了个灯……”的视频。截止至2月3日13:27分,视频获得.7万播放量,55.7万点赞,位居全站排行榜第一。但移步至评论区和微博便会发现,对于这位连续三年获得B站百大的知名UP主的新视频,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网友们的主要争议在于,首先,视频内容的趣味性和风格反差太大。何同学的新视频也是走以往的“高端”路线,新视频的趣味性虽落脚到探寻开灯过程中的“小荒诞”上,但本质上讲述的还是“开灯”一事,让网友觉得和其高大上的视频风格格格不入。其次,视频最终以“恰饭”(指打广告)结束,让不少网友开始质疑UP主的诚意,认为视频是“为了做而做”,最终折腾出一个无法量产、无法推广、无法便民的“三无”发明。
网友们对于何同学“恰烂饭”的指责其实是子虚乌有,自媒体时代基于内容变现本身就在逐步探索当中,而对于科技区UP主来说,DIY创意视频相比于遍地开花的测评视频,已经是很有诚意的变现方式了。因此“恰饭与否”不应成为视频的评分标准。相反,如何在不影响观众体验的情况下“恰饭”,才是衡量UP主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
而抛开“恰饭”这一指责外,更有人将矛头直指发明本身的实用性。但何同学的本质是视频内容创作者,通俗来讲就是讲故事的人,并非科技工作者。其目的不是将关于5G的原理公式和论文专著呈现给众人,而是用通俗的语言、有吸引力的画面让受众能够尽可能快地感受到5G的划时代性。正如一位粉丝的评论所说,何同学的优秀之处正在于他让人们看到了“科技的浪漫”。因此,拿“实用”的量尺去衡量内容生产者无疑是过于苛刻了。如果所有物品都是为了“实用”而存在的话,那世界上就不需要文学和艺术了。
回看年,何同学的横空出世给科技圈乃至整个互联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科技得以破圈传播,就像知名UP主毕导THU说的那样,普通人眼中的无用也许能点燃天才创新的火花;今天的无用放在未来就可能颠覆世界的认知。
从奇思妙想的发明延伸至大咖专访、科技测评等更为专业的内容,何同学用其不走寻常路的尝试,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科学的趣味,而非创造了多少个苹果手机或智能机器人。何同学做此期视频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享受不断巩固知识、学习知识的探索过程,让科技带给生活快乐。这种不走寻常路、行动力强、敢于尝试、思路清奇的特质,恰恰是何同学的人气、商业价值居高不下的原因。正如何同学在视频中所说的,“我开的不是灯,是我成为优秀DIY区UP主的梦想”。
这也印证了何同学在B站个人简介中所写的“做贼有意思的视频”这句话。努力绕开惯性思维,将探索未知的有趣过程做成视频,这还不足以说明了何同学从未背离自己做视频的初心吗?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名22岁的顶流UP主,何同学或许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但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何同学”,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迸发创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