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践行大食物观,让中国饭碗更稳更健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大食物观”?

践行大食物观的技术路径和配套政策有哪些?

在当前食物消费现状下,如何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

近日发布的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增加到8.28亿人。应对全球多变局势,通过落实“大食物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更加凸显。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大食物观”?它的技术路径和配套政策有哪些?在当前食物消费现状下,如何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未来食品又将展现怎样的前景?本期对话邀请到张合成、陈萌山、陈坚、王加启四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就贯彻大食物观等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对话嘉宾

innoparticularorder

张合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陈萌山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

王加启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焦宏李丽颖杨瑞雪

01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是大食物观的立足点,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Q

主持人:俄乌冲突加剧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更加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食物观的战略价值。我们如何理解“大食物观”,它的深刻内涵是什么?陈萌山:从农业资源禀赋看,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全世界近1/5的人口,注定了我国粮食和食物的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依靠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将更加困难。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看,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是在口粮安全和能量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营养素供应的安全。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历史,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在吃的问题上就是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供给。面对这一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放眼整个国土资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现代科技驱动,通过广泛开发国内食物资源,来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在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基础上继续发力,游刃有余应对国际新变局。在新时代,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食物的生产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逐渐转变以传统米面为主的消费习惯,更加青睐丰富多样的肉蛋奶、菜果鱼等副食,大食物就是要转变食物的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二是丰富扩大食物的来源。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现在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要看到19亿亩耕地之外,还有33亿亩的森林、4亿公顷的草原和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从这些资源的开发中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三是确保食物可持续获取。传统农业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环境高强度开发利用的生产方式往往是不可持续的。大食物观要依靠科技发展,摆脱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的单一束缚,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食物供给的可持续。

Q

主持人:全面准确地理解“大食物观”,应注意把握哪些关键点?

张合成:学习领会“大食物观”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把握一个立足点,就是人民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的变化趋势。这是大食物观的立足点,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一条主线,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推进落实树立大食物观的基本路径和主要措施。无论是全方位多途径的开发,还是空间和资源的拓展,都要落实到这个改革措施上。把握两个前提,就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两个重要前提。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把握好三个拓展,拓展空间,从现有的19亿亩耕地空间向整个国土空间拓展;拓展资源,从传统资源拓展到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新兴资源上;拓展产业,全方位多途径地拓展食物资源的来源和品种。

0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逐步多样化,主食在膳食营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蔬菜、水果及动物产品消费量明显增加

Q

主持人:践行大食物观,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那么,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如何?王加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增加,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年我国人均每日热量、蛋白质、脂肪消费量分别为千卡、克、克,与年相比,分别增长57%、95%、%。从消费结构上看,食物消费逐步多样化,主食在膳食营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其提供的热量由年的67%下降为46%,蔬菜、水果及动物产品消费量明显增加,这些产品提供的热量由年的10%增加为34%。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相比,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主食消费以精细加工产品为主,特色杂粮及全谷物消费不足;二是蔬菜水果尽管产量巨大但损耗浪费严重,居民消费仍未达标;三是动物产品作为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不仅消费数量尚未达到营养标准,而且结构亟待优化。膳食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最新数据,超1/2的成年人、1/5的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年,我国人均GDP为美元,正处于从中高收入迈向高收入的阶段,借鉴发达国家食物消费规律,该阶段食物消费的突出特征是口粮消费下降,蔬菜、水果、动物产品消费持续增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未来食物消费趋势除受居民收入、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之外,随着居民营养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食物消费的理念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未来消费趋势。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营养健康食物更加受到居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