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周子荑)实现“双碳”目标是目前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食品产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认为,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可以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碳标签会带来什么作用?张学武谈到,碳标签的出现有助于人们量化所购买的食品或享受的服务所产生的碳足迹,衡量人们的生产消费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推动食品相关的生产者优化生产方式、改进工艺,切实推进产业链的碳减排进度,响应国家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同时也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促进消费者选择健康低碳的饮食或消费习惯。
张学武建议:一是推广实施食品碳标签标识,以碳标签的形式向消费者呈现出清晰的量化指标,鼓励消费者选择营养均衡、低碳环保、环境友好的食品;二是加强低碳食品知识的科学普及。低碳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公众自觉践行,将为我国实现碳中和贡献巨大的力量,让世界和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食品包装材料如何节能减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认为,食品接触用包装材料节能减碳是食品饮料产业链减碳方案中重要的一环。“建议完善食品金属包装固废产业链回收再生利用相关法规,完善食品接触铝质易拉罐原级再生产业链标准体系等。”
孙宝国建议,完善食品接触铝质易拉罐原级再生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再生利用产业链技术规范;修订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等产品质量技术标准,明确回收铝质易拉罐作为铝合金板原料之一。同时,建议国家财政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回收与原级再生利用研究》科技专项,支持食品接触材料原级再生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等研究,实现食品接触材料的原级再生利用尽快在国内落地。
此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