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光明网」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哈尔滨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绿色食品基地,奋楫扬帆再启航,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食品产业已经成为该市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哈尔滨市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借助绿色农业产业优势,聚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培育出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面大、带动力强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形成了以乳制品制造业、饮料工业、啤酒工业、大豆加工业、肉类加工业、粮食加工业以及特色食品加工业为核心的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产业。
食业集聚区特色进一步显现
地处北纬45度优质农产品黄金带,拥有多万亩优质寒地黑土耕地,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亿斤以上……近年来,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哈尔滨市做大做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年,哈尔滨市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万吨以上,绿色生态和产量丰富的农产品供给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食品产业一直是哈尔滨工业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哈尔滨市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食品工业向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宾西经济开发区和尚志工业园区集聚的趋势日渐明显,五常市、方正县、通河县的稻米加工,双城区、宾县的奶牛和肉牛养殖加工,松北区、呼兰区、巴彦县的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尚志市山特产品加工、延寿县的肉鸡等食品产业集聚区的特色进一步显现。
哈尔滨拥有一批全国闻名的老字号企业和知名品牌,改革开放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来哈投资,雀巢、可口可乐、益海嘉里、蒙牛等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哈尔滨,食品工业品牌包括:世界强企业6户、国内强企业5户、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强上榜品牌18户、“中华老字号”企业12户、“龙江老字号”企业26户、哈尔滨老字号企业30户。其中,“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五常大米”品牌价值.27亿元,位列全国农产品排行榜第一位;“完达山”被评为“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哈尔滨红肠、老鼎丰月饼、秋林食品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老字号”产品享誉全国。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所食品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丰硕。国家级乳业技术开发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标准化中心、信息中心及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当地食品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特别是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落户哈尔滨木兰县,对食品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举措推进集群发展
“十四五”期间,哈尔滨市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重点发展“1+3+3”产业集群。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在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新技术、发明专利、技术标准、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现代粮油加工依托优质水稻种植,加快提高稻米加工集中度、提升大米加工工艺和品牌价值。开发玉米深加工产品,提升玉米产品品牌价值,打造全国重要的玉米深加工基地。推动非转基因大豆种产销,加快全国首个非转基因大豆加工示范基地建设。
高品质饮品加工依托粮食、牛乳、绿色果蔬等高品质原料,积极发展区域特色饮料及优质酒类加工。推进高品质乳品多元化,打造国内领先的健康、安全、绿色、优质的乳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高端畜牧产品加工依托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屠宰加工自动化、智能化及综合利用,深化高度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合作,实现高端农牧产品数字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挥哈尔滨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等优势,按照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要求,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带动辐射力广的本土知名绿色食品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以大带小、上下协同,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推进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从粮食输出向食品输出方向转变,加快发展各种精深加工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合理安排生产工艺,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重点企业ISO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标准平台。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依托黑龙江省农科院国家玉米工程实验室、谷实集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资源,重点加快玉米食品工业化进程。依托东北农大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众肉联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力量,开展功能性乳制品及液态奶组分功能评价与加工、生猪屠宰原料肉品质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依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常金禾米业全谷物糙米健康食品创新中心等单位,开展高品质鲜食优质米防伪溯源、稻米特色营养米创制、高值化功能型大豆食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拓展销售新渠道密切跟踪国内外食品消费需求及其变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不同品质、不同口感、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食品新产品,丰富市场供给。进一步巩固线下营销优势,积极推动“互联网+”线上营销新模式,深化与知名电商合作,推动食品产业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向定制化、精准化方向转型,拓展绿色食品销售渠道。持续开展“哈尔滨大米十大品牌”等活动,加强地区稻米品牌整体宣传推广,提升哈尔滨稻米品牌整体价值和知名度。(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