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品发酵行业、酒行业,有一个人被尊为“泰斗”,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还为他塑造了铜像。他就是秦含章,我国著名的食品工业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奠基人、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工业发酵与酿造技术的学术带头人和重要开拓者。荣获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秦含章家境贫寒,艰难求学
秦含章于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因家境困难,他只能断断续续地接受教育,一开始跟随父亲和兄长读私塾教育学习四书五经等古书,后读民初的改良国文教科书以及历史地理等。13岁时,又开始跟随兄长秦柳江学习中医。
年,秦含章家附近的小学开设了免费的暑期补习班,求知若渴的秦含章二话不说,立马报名参加了。补习班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却激发起他的学习兴趣。回家后,秦含章向父亲力争,要求送他到无锡杨墅园私立匡村学校学习,征得父亲同意后,他应考插入匡村学校的高小三年级。虽然是插班生,但学习刻苦的秦含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年里获得了7枚奖章,毕业时还留校担任了缮写员。第二年暑假,秦含章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不过由于生病和交不起各种费用,最终他只在三师读了两年的书。
年,一直没放弃学习的秦含章通过努力考进了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后来又转修园林。大学期间,秦含章努力学习,专修各项技能,期间还发表多篇文章,先后被不同刊物刊登并转载。他的文章“如何让农村致富”更是得到《新生命》主编陶希圣的赏识。年,还未毕业的秦含章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农业经济问题》,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秦含章与大哥,二哥等家人合影辗转出国,积累学识
年,秦含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曾经的中学校长、民营企业家匡仲谋的资助下赴欧留学。对此,秦含章自是感动万分。也正是受匡仲谋的影响,年轻的秦含章心里便立下了“学成归来,造福桑梓”的志向。
年9月,秦含章的留学生涯开始了。先是在比利时圣布律国立农学研究院农产工业系学习了4年并获得了工学候补博士及国授“农产工业工程师”的学位;而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植物学院博士班进行藻类的研究工作,经过考试合格得到候补博士学位,同时还在商学院学习统计学。
期间,他还进入了当时最现代化的威尔曼哥本斯啤酒厂担任实习工程师;年2月起,秦含章在德国最著名的啤酒酿造专业学府——柏林大学化学院及发酵学院进修啤酒工业。在德国学习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
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秦含章通晓五国语言,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更是烂熟于心,以他的才学,在国外成就一番事业可以说轻而易举,但他却胸怀报国之志,于年9月毅然归国。回国工作,报效祖国
回到祖国后,秦含章先是投身教育。从年开始先后在江苏省立教育院农事教育学系、复旦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江南大学任教。执教的十来年时间里,他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并筹建实验室、编写教材,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在建设热潮中,而秦含章也有幸得以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才华。
年,秦含章被调到北京,任食品工业部及轻工业部的参事,奉命参与中央食品工业部的筹建工作,并负责处理“食品、油脂、烟草、糖业、水产”方面的科技工作。年,为了筹建包头糖厂,他奉命出国去各个国家订购甜菜糖厂设备。回国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结合自己的所见,设计、改进工艺流程,最终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大型糖厂。
次年,秦含章受命参加“华北药厂”的筹备工作,负责整理技术资料、制订培训技术骨干计划等工作。他将发酵工业、制糖工业微生物学技术逐点结合在建厂过程中,对发展我国早期抗生素工业,起到了拓荒和促进作用。年,秦含章担任“十二年长远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食品工业组的副组长,参加了轻工业方面的规划。秦含章的工作经验对于本行业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制订的规划尤其注重发展食品工业和发酵工业。年前后,秦含章主持筹建了著名的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的前身),从无锡轻院开始,秦含章根据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的规划,又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陆续主持筹建了15所轻工院校。
年,他还应邀参加国家科委赴法国经济技术访问团,在法国调查40天,写出调查报告《法国的食品工业》,后由国家科委内部铅印分发。秦含章在第一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任所长期间,带头组织创建了山西汾阳杏花汾酒厂试点,并亲自参与到酿酒的各个环节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法,最终完成了汾酒工艺上的巨大转变。年,秦含章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
这时的他虽逾古稀,但依然奋斗在一线。参加了“法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署”组织的国际啤酒专业学术讨论会、由中国轻工学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联合组织的全国啤酒生产工艺学术交流会等。
秦含章先生参加中国名醋高端论坛勤俭低调,著作等身
秦含章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据统计,他一共撰写了科研报告、著作论文共40多部合计余万字。93岁高龄时,他还撰写了长篇论文《白酒春秋——中国蒸馏酒的演变及发展趋向》全文5万余字。秦含章不仅勤奋踏实,还非常俭朴。他兼做书房的客厅只有七八平米,一张旧式大书桌便占去了大半空间,桌上、地上还有书架上塞满了各种文献资料。
他的一生,始终恪守着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高尚的情操。每天的生活就是著述、写诗、练大字,过着简单、平静而积极的生活。对于自己从事了一生的事业,秦含章是既热爱又自豪,他曾说:“我这个专业是人们最普遍需要的,千秋万代、世界各国,老百姓都离不开吃。”
秦含章先生题字他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生活知足感恩,艰难时他努力奋斗,有成就后不忘初心,可谓“胸有文墨、身负美德”。青衿之志,白首方坚。回望秦含章先生的一生,他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中国食品工业的历史性贡献均达到了无人企及的地步,可谓是坚定不移地完成了自己青年时定下的实业救国远大目标,在行业内持续发光发热,指引后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