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工业化之路两代人的血泪,没有谁能随随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1201/6685576.html
抗战时期的中国士兵

年, 地质学家翁文灏,在得知儿子翁心翰报考空军的消息时,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这一代与上一代的不争气,结果把担子都放在下一代孩子们的身上。孩子们本该活泼的在学校里去享受教育,结果却要做一个战士。现在也没有什么可回转的了,历史似乎决定了这么发展的,听任孩子去罢。”

历史的债,总得有人来还。

这代人没做完的事或者落下的功课,必定要留到下代解决,下代解决不了,那就下下代解决。不付出牺牲,遗留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

全世界的国家皆如此。以韩国为例。

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都有两大历史任务:政治上实现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工业化。

从年开始,韩国花30年时间完成了工业化,成就不可谓不大。但是反过来想一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传统强国几百年走完的路,一路走来遭遇的各种艰难坎坷,普通民众的辛勤、牺牲、苦难,必定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也是还历史的债——当年李氏王朝有多淡定悠闲,后来的韩国就有多紧张急迫。

之前讲过韩国农业现代化(新村运动:韩国农村何以成为亚洲农村现代化的典范?),今天说说韩国工业化。

80年代的韩国街景

01

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亚洲四小龙”逆势崛起。

四小龙中,最受瞩目的是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不是岛屿就是城市,与三者相比,韩国的起点 、人口最多、基础最差、发展最快。

之后,韩国千疮百孔,一穷二白,民众饭都吃不饱,靠美国援助才挺了过来。据统计,从年到年,韩国从美国和联合国累计获得了29.4亿美元的援助,在此期间,韩国财政预算的30%~40%,有时甚至一半以上,是靠美国支援的。

年,韩国人均GDP仅80美元,属于世界最贫穷国家行列。经济问题引发政治危机,以朴正熙为首的军方人士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毫无疑问,朴正熙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有英国评论人士认为:期待韩国发展,就好比期待垃圾桶里开出鲜艳的玫瑰。朴正熙本人也曾抱怨:我接手的可是一个被洗劫一空的破家!

50年代的韩国普通市民生活

与此同时,美国不想再给韩国无休无止的输血,要求韩国政府适当培养造血功能。北边则正在开展雄心勃勃的“千里马计划”,给韩国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

朴正熙清楚地意识到:经济问题是关乎韩国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韩国政府无所作为,不仅交代不了美国,也交代不了民众——一旦经济竞争失败,民心必定会倒向北方。

发展经济,得先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劣势是缺钱、缺技术、缺国内市场、缺各种发展工业的资源——半岛上发展工业的资源都在北方。优势是人多,海岸线漫长,优良港口多。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多,海运条件好。

这种条件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搞出口导向经济,如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具、食品、烟草等,出口到国外。这些产业投资小、周转快、技术含量低,能吸纳大量就业人员,赚取外汇,积累经验,为后续发展打基础。

做假发的工厂

从开始,朴正熙政府推出了两个五年计划,喊出了“出口 ”、“贸易立国”的口号,在金融、税收方面给予私人企业大力支持,同时吸引外资、开拓海外市场,全力发展轻工业出口贸易。

当时欧美国家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恰逢难得的低汇率、低油价、低利率环境,韩国产品在国外一路高歌猛进。

从年到年这十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7%,出口年均增长36%,出口总额从年的万美元飙升到了12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美元。在此期间,韩国政府启动了电力、交通、通信、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

70年代汉城街景

02

进入7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年的石油危机打击了世界经济,也影响了韩国的出口贸易,经过十年发展,韩国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劳动力已不再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再。

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朴正熙政府转变了发展方向,开始发展重工业。年1月,朴正熙发表了重工业宣言,成立了重化工业促进委员会,确定把钢铁、造船、冶金、石化、汽车制造、电子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

如果说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重工业则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轻工业有人就行,发展重工业必须砸钱,而且这种事砸钱多、见效慢,不是一般小企业所能负担的了的。

韩国国力有限,投资重工业不可能遍地开花,只能选择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减免租税,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在政府的扶持下,一批企业集团崛起,迅速控制了韩国的经济命脉,如现代、三星、乐天、SK、LG、韩进、浦项、锦湖韩亚、斗山等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财阀。

年,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

现在说起财阀,人们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