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图片来源:pixabay
10月27日,虎嗅app一篇《云南咖啡豆,困在香精里》,让占中国咖啡产值99%的云南咖啡豆和又一“海克斯科技代表”香精豆站上了风口浪尖。
很快,多个媒体和咖啡从业者都站出来为云南咖啡发声:
香精豆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数造成误解的其实是“增味豆”“特殊处理法咖啡”,希望大家能够区别对待。
其实在虎嗅app发稿前,香精豆现象在咖啡垂类媒体中的科普和讨论已经比较多了,出来澄清的声音也大都是同一个逻辑:真正的香精豆不多,多的是“增味豆”。
由此可见,不管是媒体舆论还是从业人士,都试图先把话题从“香精豆”中摘出来,转而讨论“增味豆”情况,即使提及香精豆,也都是持批判和歧视的态度。
从字面意思来看,香精豆就是加入香精等食品添加剂,改变了原有风味的咖啡豆。
然而,从行业人士和消费者的反应来看,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云南咖啡=香精豆?
初读虎嗅app稿件开头的两句:“你口中的美味咖啡,可能已经被人工香精侵蚀。那些果香、酒香、巧克力味,并非自然发酵产生,而是源自神秘莫测的香精和添加剂。”
不熟悉咖啡的消费者,可能会震惊:天哪,我花高价在精品咖啡店里喝到的“高级风味”,竟然全都是“科技与狠活”,再也不去了!
但是实际上,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种植的咖啡豆本身就存在不同的风味,通过传统的生豆处理或烘焙工艺也能增添咖啡风味的多样性。
在咖啡豆本身的原香之外,近年来还流行一种增味豆:一种效仿葡萄酒,对咖啡豆进行厌氧发酵、橡木桶陈酿等特殊处理,收获了甜感与醇厚感,以及更丰富饱满的风味。再后来,各种水果被加进咖啡豆中一起发酵,像酿精酿啤酒那样开发各种口味的咖啡豆。
不需要添加剂的“科技与狠活”,咖啡也可以有很多元的风味。
虽然,用水果酿造有一定风险:发酵出来的成品可能并没有产生理想的风味,同时成本也大大增加。于是有人开始用提取液参与发酵;甚至更进一步,直接用香精进行调味,获得了价格更低、风味更突出的咖啡豆,这样,香精豆诞生了。
可以看出,香精豆只是一种加工工艺,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本质上与产区无关。部分网友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云南只是生产,添加是中游的事情:
咖啡豆的相关讨论;图片来源:相关话题稿件下评论
做过美国贸易公司的寻豆师、如今在云南保山的新生代咖啡人阿科认为,香精豆与源头产地咖农无关。
咖啡豆风味相关文章;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