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梅县区这么干

总投资31.6亿元的智能家电产业园系列项目签约落户,“叶帅故里·大美梅县”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吸睛”又“吸金”……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走马梅县区,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激荡起奋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全面铺开,“叶帅故里·大美梅县”的未来让人倍加期待。宋志锋摄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今年,广东提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直面全省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核心问题。作为梅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县区将如何发力?

以“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梅县区已在“动起来、紧起来、快起来”的行动中探索答案:以做大县域、做强产业、做特镇村、做美乡村、做活文旅、做优生态、做实作风为抓手,加快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

产业强筋骨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从梅县城区向东北方向出发,驶入“工业强镇”城东镇,广东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庆达科技”)生产车间一派繁忙,各类机器高速运转的声音响彻车间。另一头的检测室内,自动化检测设备正在对智能马桶翻盖电机进行齿轮箱暴力测试、电机耐久性寿命测试。

“这款智能马桶翻盖电机,是我们研发团队打破日本技术壁垒于去年底推出的‘拳头产品’,上半年产量预计可达万台。”庆达科技行政部经理廖竣介绍,该产品可实现小空间、大传动比输出,具有噪声小、长时间使用不发热等优势,畅销潮州等地。

庆达科技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今年第一季度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何森垚摄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是梅县区“2+1”现代工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中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庆达科技持续抓好自主创新,优化企业体系结构,目前已完成庆达科技与欣桐科技的合并,推动企业生产逐渐从“制造”到“智造”转型升级。

量与质同步提升,是企业的“制胜法宝”。“今年第一季度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生产任务排到了第二季度末。”廖竣透露,上半年,该企业预计可生产智能电机万台/套、智能电子控制器万套、空调压缩机电机50万台。

县域经济总量较小、主导产业不强,一直是制约梅县区县域振兴的短板,直接影响着城乡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就业承载空间等。直面短板,靶向发力,把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梅县区将做强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方面,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城市经济、总部经济,巩固提升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铜箔、装备智造、电商物流、文化旅游“四个百亿”和金柚50亿“”产业集群,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另一方面,高标准建设运营梅县产业集聚地、梅州综合保税区、梅州国际无水港等平台,扎实推进省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特色产业园提质增效,谋划大湾区“飞地园区”开发建设,全力创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

不仅如此,在做大产业集群、做强发展平台的同时,梅县区还将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坚持“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加快推进智能家电、光电新材料、镁基新材料产业园三个“园中园”落地建设,夯实发展后劲。

县域换新貌

提质扩容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近段时间,在程江镇岗子上社区电力修配厂宿舍生活了20多年的丘红莉心情很是舒畅。这份幸福感,源于小区环境的蝶变。

“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残旧的铁皮瓦变成了树脂瓦,还增设了门禁、消防、监控、摩托车棚、路灯等设施,电动车‘飞线充电’等乱象也成为了过去式。”见到笔者来访,丘红莉指着小区各处说。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居民楼一侧的空地上,还有挖掘机、运输车辆等实施作业。“这里以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准备打造个休闲小广场。”岗子上社区党委书记谢亿芳告诉记者,该小区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现有住户48户。去年9月,小区正式启动了改造升级,目前已完成90%的工程量,预计今年7月完工。

“改”出幸福感,“造”就新生活。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梅县区实施“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四大工程——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积极行动。

梅县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梅县区将全面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加强城中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建设和连片“三旧”改造,全面铺开2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改、扩建一批市政道路、人行天桥、停车场、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

提质与扩容,是描绘城市美好生活的工笔画。当前,梅县区正围绕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城市发展格局,科学规划建设槐岗片区、高铁片区、丙雁片区、畲江片区,加快打造高铁新城、畲江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医院、高水平学校、大型商超、“智慧梅县”综合管理平台,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带动力。

宪梓公园基本完工,天虹购物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医院综合大楼二期稳步推进,艺展·缤纷城动工建设……从规划图到施工图再到实景图,一系列城建项目逐步落地落实,让越来越多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推动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

镇村显特色

打造五类强镇、六类特色村

驱车驶入南口镇南龙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连片田块沿着村道蜿蜒而下,绿意盎然。走近细看,农户们在田里劳作,无人机在空中进行飞防作业,香芋、水稻等农作物长势喜人。

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场景,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撂荒地。“年轻人都出去打拼了,村里的农户基本上了年纪,也没有能力去耕种。”南龙村党支部书记吴志强说,为了解决“谁来耕”这一突出问题,让撂荒地“活”起来,该村以党员为引领,动员村民流转土地进行整合,并引进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将零散分布的荒田变成亩连片的良田。

南龙村零散分布的荒田变成亩连片的良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何森垚摄

去年,看中南龙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广东客家珍尚食品有限公司决定在此布局现代农业产业,投入万元发展香芋种植和稻鱼、稻虾共生项目,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依托企业产供销供应链优势,将南龙香芋、稻米及稻米深加工产品输出至大湾区市场。

“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特’的思路,我们正联合文旅企业、区农科所,规划建设南龙村现代农业产业研学实践活动基地,让农业产业和研学、乡村旅游牵手,提高南龙农业产业品牌内涵和附加值。”南口镇副镇长张运安告诉笔者,今年以来,该村共接待8批次约0名学生开展研学、科普教育活动,直接经济收入约35万元。

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村。在前期发展过程中,梅县区先后打造了三宜阴那、富美芦陵、厨乡玉水、陌上故庐侨乡、宋湘故居创乐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典型镇、村,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梅县区在对镇、村进行“精准画像”的基础上,更好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提出打造三产融合示范镇、工业强镇、农业专业镇、文旅名镇、商贸强镇等五类特色镇,打造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红色示范村、党建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文旅融合特色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六类特色村。

结合各自资源禀赋,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各镇、村在不同的赛道上争先进位、各美其美。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全面铺开,“叶帅故里·大美梅县”的未来让人倍加期待。

原标题:

奔向强富绿美梅县出新出彩

产业发力、县域提质、做特镇村……梅县区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南方日报、南方+

黄韬炜

冯森达余佳家

黄韬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