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下班回家后筋疲力竭,不想被烧饭洗碗等琐碎家务占据时间;出差在外赶飞机、高铁,忙到连轴转抽不出时间吃饭;追剧打游戏到深夜,想吃夜宵却找不到营业的店铺;疫情居家隔离物资不足,最多只能选择方便面充饥……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在用餐时无法兼顾快捷和美味,因此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速食难以保证质量和口味,只是忙碌之下的无奈之举。
加之疫情常态化的催化,预制菜便成为此类场景下最炙手可热的大赛道。在众多玩家中,“烹烹袋”品牌致力于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媲美正统餐饮的口感,努力将美味与速度的结合发挥到极致。年起“烹烹袋”迅速进入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视野:无需解冻、无需撕开包装,直接放进微波炉加热,只要三分半消费者即可享受到“袋内烹饪”的美味佳肴。年6月,烹烹袋还荣获第二届WFA“最佳方便食品奖”。
烹烹袋如何在预制菜赛道取得差异性创新?怎样做到兼具快捷和口感?本期《新消费造物者》邀请到烹烹袋的联合创始人徐长毂Zenith,请他来谈一谈品牌创立和发展的故事。
《新消费造物者》嘉宾
「烹烹袋」联合创始人徐长毂Zenith
01开启“速食3.0”时代
在预制菜赛道打造极致
《造物者》:创立烹烹袋的初衷和机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冷冻速食这一品类?
Zenith:烹烹袋的创立是“后疫情时代”回应新消费需求的选择。
回溯速食发展阶段,最早的速食是我们都熟悉的方便面,我称其为速食1.0时代;到了速食2.0时代,出现了自热火锅等速食产品,相比于1.0时代产品,这一阶段的速食其食材种类更加丰富,但是在美味、健康和营养性方面任有一定欠缺。
烹烹袋是速食3.0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消费者不但追求简单快捷,也对美味、健康、营养程度和口感产生需求。并且受疫情影响,线下餐饮凋敝、居民出行不便,种种情况让消费者对速食产品产生了常态化需要。所以在年,我们对于烹烹袋最初的产品构想就是去满足这种追求快捷美味、方便购买储存的消费诉求。
为什么要选择冷冻速食这一品类呢?首先是对于速食赛道的判断,相对于冷冻速食,常温速食有很多成熟品牌且市场占有率较为饱和。而年国内冷冻速食品类在预制菜赛道的占比仅为5%,由此看出冷冻速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为方便储存,常温速食面临着添加剂过多、口感流失、营养价值不充分等问题。此外,参考美、日等发达国家之前的经验,当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因消费升级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冷冻速食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几方面的考虑下,我们选择了冷冻速食品类。
《造物者》:烹烹袋在预制菜赛道中的定位是怎样的?
Zenith:我们是追求极致的品牌——极致的便利、营养、美味。
具体体现在处理方式、食材包装和适口性上。从处理方式看,很多预制菜品牌生产的是RTC产品——readytocook,消费者购买产品后还需要简单的烹饪加工。而烹烹袋的产品是RTH(readytoheat),只需将产品微波加热这一个步骤即可。
从我们的包装上来看,袋装相对于盒装更节省空间、便于储存。我们引进的黑科技袋装技术让产品可以达到“加热即食”。不需解冻,不需要拆开袋子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撕开袋子无需装盘,直接即食,吃完后也节省了清洗餐具等步骤,五分钟就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美味的餐品,这就是极致的便利。
图片来源:烹烹袋
另外,适口性、美味和营养性也是我们的差异化优势。其实国内有非常多的速冻食品,比如速冻水饺。但是绝大部分速冻食品的丰富程度和营养性使其只能成为一种应急食品、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消费者很难长期用速冻水饺等当做正餐。
而我们的理念是“方便但不将就”。“方便”体现在烹烹袋的加热程序方便简单。“不将就”则体现在我们特别注重产品的研发,口味和品质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把关,并提供非常多种的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比如意面、各种口味的拌饭、炒饭,还有小食。产品的丰富性是我们和其他预制菜的差异之处。
《造物者》:烹烹袋的目标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是怎样的?
Zenith:因为做到了便捷和美味的统一,广义上来说,烹烹袋的目标人群较为广泛。我们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