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7年前,年11月30日夜晚,日本海军少将田中赖三率领八艘驱逐舰,试图趁夜幕的掩护下,突破美军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包围圈,为那里的日军运送粮食和弹药。但是美军截获并破译了田中舰队即将抵达的密电,提前有所防备。美国海军少将卡尔顿·赖特率领的四艘重型巡洋舰、一艘轻型巡洋舰、六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在塔萨法隆格海角等候偷袭的日军,由于美军巡洋舰安装了能够提前发现敌人的雷达,在这次战斗中占得先机。
11月30日晚23时左右,美军雷达首先发现日军舰队。几分钟后,赖特命令驱逐舰进行攻击,但20枚鱼雷都没有命中日军驱逐舰。美军驱逐舰再发射完所有鱼雷之后,离开前线以免干扰巡洋舰射击。23时21分,“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进行第一轮齐射,其余美军驱逐舰随后开火。很快日本“高波”号驱逐舰被击中并燃起大火,成为美军集火的焦点,很快沉没。图为田中赖三少将的旗舰“照月”号驱逐舰。
日军驱逐舰随即向美军舰队发射了40枚鱼雷。尽管他们并没有发现美军舰队的位置,但还是通过炮口的火光向大致方向发射了40枚鱼雷。尽管距离较远,超过了米,仍然有四枚鱼雷命中美军战舰。其中一枚鱼雷命中“明尼阿波利斯”号的舰艏,引爆了那里的舰载侦察机航空燃油槽,炸掉了舰艏。第二枚击中锅炉舱,造成那里进水。图为“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的舰艏被炸掉,在图拉吉抢修之后继续航行。
另一枚鱼雷击中了“新奥尔良”号巡洋舰,引爆了A炮塔的弹药,在一次剧烈的爆炸中名舰员丧生,巡洋舰整个前部连同A炮塔一同沉入海底。但是,水密舱壁承受了海水巨大的压力,让这艘遭受重创的巡洋舰依旧漂浮在水面上。“彭萨科拉”号巡洋舰被鱼雷击中舰艉,一个螺旋桨被炸掉,卡住船舵失去了动力。船上油槽燃起大火,一动不动的巡洋舰在海面上燃烧着,火光照亮了整个战斗的水域。图为战斗之后的“新奥尔良”号巡洋舰。
日本海军“亲潮”号驱逐舰瞄准“北安普顿”号巡洋舰施放鱼雷,两枚鱼雷间隔四秒连续命中了这艘巡洋舰。这两枚鱼雷几乎命中同一个部位,炸出一个96平方米的大洞。造成所有损管手段失效,舰上还发生火灾,这艘巡洋舰开始侧倾,不断进水,伤亡人数不断上升。舰长下令弃船,除了50名在鱼雷爆炸时丧生的舰员之外,所有人员都得以逃生。两个半小时之后,“北安普顿”号巡洋舰沉没。图为被击沉的“北安普顿”号巡洋舰。
此役,美国海军一艘巡洋舰被击沉,三艘被重创,只有“檀香山”号轻巡洋舰没与受损。日本海军只有“高波”号驱逐舰被美军击沉,名舰员人丧生(一说人),26人被俘。美军有人丧生,近一半都是在“新奥尔良”号巡洋舰弹药库爆炸中的遇难者。图为被击沉的“北安普顿”号巡洋舰。
尽管仗打成了这样,卡尔顿·赖特少将却向总部报告他取得了海战的胜利,并称自己的舰队击沉了四艘日本驱逐舰,重创另外两艘。因为这场“胜利”,他还获得了“海军十字勋章”,这是美国海军的最高勋章。图为“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的受伤示意图。
美国海军希望彻底切断通往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日军运输线,破坏日本驱逐舰向该岛的日军运送补给品的计划。然而,这次海战证明美国海军当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塔萨法隆格海战之后的第三天,日军驱逐舰就带着个装满食品、药品、弹药的铁桶顺利抵达瓜达尔卡纳尔岛。图为“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被日本鱼雷命中的部位。
此役,日本不仅展示了威力巨大之九三式酸素鱼雷,美国更展示了黑科技一般的损管技术。“彭萨科拉”号巡洋舰的大火直到12小时后才被完全普别,舰体后部被彻底烧毁,殉爆的弹药将炮塔炸上了天。三艘受损的巡洋舰,包括那两艘没了舰艏的,都成功抵达图拉吉岛,并在那里进行抢修,用原木封堵破洞,又顽强驶回珍珠港。六个月后,它们重新服役。年10月,“彭萨科拉”号(中)和“新奥尔良”号巡洋舰(右)在珍珠港进行大修后拍摄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