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校第六十四期北京化工大学

如何抑制白癫疯扩大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xindejiaoliu/41083.html

高考临近,每天介绍中国的一所大学,祝愿莘莘学子锦鲤化龙。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研究生人(其中博士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人,学历留学生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的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一流学科建设之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7个国家重点学科,1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50个本科专业(其中招生专业39个),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专业接受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13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9人。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已经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经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年以来,学校已有26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国防科工局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引智基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入选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中仅有的3所“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业院校之一。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4.39亿元,获专利授权项,鉴定成果5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校坚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三权”改革。建设有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约3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成立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等5个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在威海、安庆、沧州、嘉兴、济源等地成立了6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个校企联合研发机构。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实施“全球化”战略,不断拓展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近30个国家或地区所大学或机构签署了个合作协议,先后建立了5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孔子学院,获批了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重点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间的教育科技合作,举办“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和高校技术转移全球校长论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中心,推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以“‘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外国青年人才引进项目”“国际学术大师校园行项目”“学校特色项目”等项目牵引,重点支撑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一流学科建设,逐步引领我校科研团队走向世界。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学校已与15个国家57所高校和机构签署64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合作协议。截至年9月19日,学生海外学习项目共派出人。举办了首届北京化工大学海外学习国际教育展,来自海外15所知名大学的21名代表参展,多名学生参加了教育展。学校自年实施“北化-世界百强高校本硕博精英计划”,通过选拔,有8名优秀本科生赴世界百强高校或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暑期学习、短期研修以及攻读博士学位。学校持续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截至年9月,因公临时出访团组数为99个,共计人次,涉及出访国家33个,赴港澳、台湾地区团组数为5个,共计7人次;接待境外短期专家人次,在校任职的长期外籍专家共24人,其中包含外籍教师13人,外籍博士后11人;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华短期工作达26人。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有25位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71%,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8.30%。

优势王牌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年12月,学校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门类,10个工程领域硕士点。

年3月,学校新增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与智能系统(自主设置)、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安全管理(自主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知识产权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艺术设计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与智能系统、信息处理与通信工程、经济预测与管理决策、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安全管理、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艺术、工程、会计

工程领域硕士点: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学科重点:

截至年12月,学校拥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