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建仓台积电,芯片行业格局已定

本文为「硅谷扫描仪」的第37篇文章

1)巴菲特建仓台积电超40亿美元;

2)推特重启硅谷办公室;

3)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姆斯背叛入狱11年3个月;

4)马斯克发文称加密货币将经历“漫长的寒冬”;

5)亚马逊已经开始裁员;

1.大公司动向

1)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的13F文件显示,三季度该公司建仓台积电共万股,持仓市值达41亿美元;Q3未对苹果进行增减持,苹果持仓占比升至41.7%,总市值亿美元;减持动视暴雪万股,持仓市值降至44.7亿美元。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总规模小幅减少至亿美元。

评:如果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对这条新闻会更为敏感,这意味着在巴菲特看来,芯片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简单说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投资那些具有行业类似垄断地位的公司,技术或者产品拥有很高壁垒,难以被竞争对手颠覆。10多年前,很多人批评巴菲特不懂科技企业,错过了科技行业早期增长。实际上巴菲特不是不懂科技行业,只是在他的投资策略里,10年前那会儿科技企业达不到标准。

过去十年,巴菲特陆续投资了苹果、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也是因为在各自的行业里,这些公司确立的龙头地位。在财务上的具体表现是公司不需要高速烧钱做研发,每年贡献的自由现金流稳步提升。

芯片实际上也正在类似的过程,群雄并起的阶段,各家都在烧钱上生产线,做大量研发,争夺龙头地位。然而从过去几个季度观察,这种烧钱竞争的格局正在降温,产业内部逐步接受台积电成为龙头的事实。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巴菲特投资台积电最重要的意义是,芯片这个行业,正在进入价值投资的范畴,以往按照成长板块投资的逻辑,正在改变。

2)推特办公室将于11月21日重新开放。据悉,推特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16日发布邮件称,推特公司员工需要在美国东部时间17日17时前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推特工作。另有报道表示,美国推特公司暂时关闭了所有办公楼并暂停了员工访问权限。

评:推特经历的重大变动还在继续,马斯克并没有接受来自外界的种种批评,也没有因为广告商停止投放广告放慢改造推特的速度。关闭办公楼这个决定,说明马斯克对激烈裁员可能带来的后果有着清晰的认识,很有可能造成员工不满,甚至进入公司实施某种破坏。当然,这也意味着马斯克改造推特,会一条路走到黑。

3)美国加州圣何塞地区法官宣判,美国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创始人、现年38岁的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Holmes)因欺诈投资者罪名被判入狱个月,即11年3个月。

评:推荐大家看一本书,《BadBlood》(中文译名:坏血),讲述了霍姆斯是如何把一项完全没到使用阶段的技术包装成一个明星科技公司,拉来美国政要、把知名投资者骗得团团转的故事。在美国,法律并不会保护投资者投资一些天马行空的项目,最后打水漂,毕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但是,对于实锤的欺诈投资者时间,无论公司大小,都会追究到底。

4)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回复针对比特币未来一年后的价格话题时表示,比特币会成功,但会经历漫长寒冬。

评:最近加密货币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动荡,FTX的倒闭不仅造成了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也开始让风险向机密货币行业蔓延,不仅几家中小交易所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大型交易所也开始有意识地限制部分加密货币进行交易。加密货币会不会成功目前看还很难说,特别是马斯克本人就是加密货币的背后推手之一,但漫长寒冬这个说法还是正确的。无论加密货币最后能不能走出来,目前加密货币的破产和流动性危机需要时间消化、投资人的信心需要平复,这个时间不会太短。

5)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亚马逊公司证实已经开始裁员,但没有具体说明裁员人数。此前报道称,亚马逊公司计划本周裁员约1万人。美国持续的经济衰退以及利率上升等因素使科技行业陷入困境,包括脸书母公司Meta和推特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近期已陆续宣布大幅裁员。

评:亚马逊裁员主要是总部相关部门,虽然占比他们全球万员工比例很小,但是节省的工资规模很大。一个程序员工资,可以顶3~4名物流部门的员工。这一波硅谷裁员主要是从各大科技企业的总部人员开刀,裁掉一些不能盈利或者新业务部门的高薪研发。

美国最大的购物节“黑色星期五”前夕开始裁员,可见亚马逊的业绩压力很大,对即将到来的购物节,也并没有太高的预期。

2.创投融资动态

1)一家宠物保险初创公司「Napo」刚刚完成了A轮融资,本轮由DNCapital领投,融资金额为0万英镑。「Napo」声称,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他们已经为超过35,只宠物提供了保险服务。「Napo」还提供全天候的在线兽医咨询和宠物训练专家的课程,以帮助用户训练他们的小狗。

评:疫情开始以后,由于居家办公、由于社交活动减少,欧美的宠物需求大增。宠物保险这个行业如果放在中国,可能是一个新兴行业,但是在美国这种宠物市场发达的国家,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模式。从Napo的业务来看,除了保险之外,提供附加服务是个不错的主意,最终的结局要么是做大了收购专业的宠物服务机构,要么就是被大型宠物服务机构收购。

2)食品分销管理平台的初创公司「Butter」近期宣布获得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Google旗下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GradientVentures领投。「Butter」设计了一款多合一的食品分销业务操作系统,帮助食品分销商经营业务、记录库存周转、遵守食品安全合规要求。

评:供应链领域,美国中小企业获得服务比中国要少。中国的近10年的中小企业,很多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电商快速兴起的时候,供应链的数字化同步完成。而美国大量中小企业历史悠久,有稳定的渠道,数字化动力并不强。疫情开始以后,美国的供应链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被迫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需求。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3)金融技术初创公司「Tellus」宣布将推出隐身模式,通过住房贷款向投资者提供收益相对可观的投资渠道。资金来源方面,「Tellus」吸收散户投资者的储蓄存款,并提供3.85%至4.5%的收益率。该公司将赚取借贷利息差。「Tellus」的利率通常比标准的抵押贷款高个基点。

评:简单说,这家公司就是提供了传统金融体系以外的一个贷款渠道,吸收散户投资者存款,发放给贷款买房(主要是独栋住宅)者。本质上,这还是一个银行,虽然包装了科技的外壳,但核心还是控制不良贷款率。目前美国的利率不断提升,贷款成本越来越高,普通散户面对接近5%的存款利率,就会要求平台给与更高的回报;而买房者看到基准利率高企,也会由于是不是当下贷款买房。

总之这个生意本身也不适合创业者,遇到多年难得的宏观经济环境,就更容易失败了。

4)

开发团队协作笔记的人工智能技术初创「Mem」近期宣布筹集万美元的新资金,由OpenAI旗下的OpenAIStartupFund领投。「Mem」的工作流围绕搜索和时间线展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整理笔记内容,并且允许用户添加话题标签、标记其他用户、添加定期提醒等。

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移动客户端等多个渠道捕捉文本、链接、图片等。

评:协作平台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概念也已经出现了几年,概念并不新鲜。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办公平台中开始融入类似功能,一些人工智能创业者也因为这个方向创业门槛低,融入市场。总之这就是一个实打实拼技术能力的行业,也是一个拼性价比的行业。很快就会进入红海阶段,就像之前计算机视觉领域发生过的那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