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讯(记者孔晴丽石兰夫)无人机定点抛投救生衣、水上救生机器人、动力浮桥......5月12日上午,湖南省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活动在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街道舟桥广场举行,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湖南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五大灾种分布地域广、发生频次高、造成损失重。
本次演练模拟长沙芙蓉区遭遇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并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演练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芙蓉区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应急云广播系统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全区范围内播报终端全覆盖。
“被困群众”燃起烟雾发出预警
演练中,由于强降雨引发河水水位暴涨,有一些群众因为时间原因没来得及撤离导致被困在屋顶或孤岛中等待救援,他们利用鲜艳的衣物和燃烧烟雾来发出预警,让救援人员可以快速定位需要的距离和方向。
无人机运送救生衣
此时,一架无人机已经出发,携带救生衣朝孤岛飞去,抛投救生衣给岛上被困群众。这款无人机的有效载重为八十公斤,可以携带救生衣、饮用水、食品、紧急药品等救援物资准确的投送给受困群众,同时还可以通过航拍视角实时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空中保障。
芙蓉区人武部驾驶10余台冲锋舟前往被困孤岛,开展抵岸救援行动。
远处传来轰鸣声,只见河道远端出现一队冲锋舟,画面中这些救援队员们用娴熟的操舟技术,平稳的躲避激流、暗礁等危险水域,正快速接近求救区域的被困群众。
“被困人员”顺利抵岸
水上机器人向“落水人员”驶去
有人员落水或者洪涝灾害遇险被困时,救援人员无需下水,在岸上通过遥控水上救生机器人快速下水施救。
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重15公斤,可以轻易从船上、岸上、或者飞机上投掷,设备侧翻后可以1.5秒内自动翻转到正面,可以在波浪之中稳定转弯,抗风浪行进,水上速度最快可达38公里/小时,是救生员的12倍以上。
“落水人员”被顺利救援
据了解,此次演练设置了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通讯保障、现场应急指挥部建设、低洼地段应急响应处置、冲锋舟抵岸救援、动力浮桥搭建、水域快速救援、被困群众转移安置、横渡绳索救援上机器人救援等11个科目,覆盖特大暴雨险情应急处置的全过程,以实战练兵检验防汛应急队伍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