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成都高新」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围绕“三区一级”发展定位内在需求,坚持稳中求进,聚焦守护居民食品安全这个稳固大后方,大力推进全区实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实施“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纳入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十四五规划”,逐步推进食品安全全链条智慧监管,教育、民政、商务、财政、街道办事处等各相关单位协同配合,促进“一元单向”的传统监管转向现代高效、多元互动的智慧治理转变,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全方位呵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标语
一、强化智慧监管,实现监管实时预警
运用5G、AI、大数据等技术,形成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的网络布局,对后厨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抓拍,并分类分级预警,实时智能通知主体进行整改,将食品安全的事后处理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实现风险自动预警,及时排除风险隐患。截至目前,辖区安装AI摄像头个,覆盖学校、养老机构、机关、社会餐饮单位家,处理风险预警条。通过“机器助人”手段更新传统“人盯人”监管方式,扩大监管触角覆盖面,减少监管盲区,实施靶向监管。
二、推进阳光监管,实现监管透明高效
“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智慧监管平台
制定统一标准,邀请第三方开展二方审核和分级评定审核,全面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监管部门充分利用评估结果,实施精细化监管,解决传统监管质效不高问题。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透明厨房、视频厨房、网络厨房等展示形式,将食品安全重点部位与关键环节向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展示,实现“阳光操作”,监管透明化。打造综合监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中心,采集账单信息、索证索票等基础数据,对经营证照、人员健康证明、食材过期,价格、溯源检测预警等重点内容智能风险提示与取证,监管更加阳光高效。
三、加强信息监管,推动监管精准科学
利用“区块链+信息追溯”,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模式,对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平台上产生的食材采购、食材检测、凭证上传等溯源链条信息进行分析,监控未按要求上传溯源凭证、食材检测信息异常等行为。截至目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产生溯源信息条,监控到违规行为个,全部进行核查处置,监管更加精准科学。依托“大数据+深度学习”,实时采集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活动数据,全方位展现企业食品安全重点热点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大数据分析中心进行数据综合分析,为市场监管、行业主管部门食品安全决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监管更加精准科学。
四、引入社会监管,构建监管共治格局
社会餐饮智慧化监管食品安全示范街——象南里
打造食品安全阳光智慧监管中心,利用超大演示屏实时监控和全面展示阳光智慧工程一平台、一中心、两大数据库、六大应用系统运行情况,借助科技支撑,食品安全决策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开发“校餐卫士”等公示小程序,企业填报公示经营资质、每日食谱、人员健康证明,晨检、培训、留样等基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完善优化食安监管“公众公开日”制度,引导社会、公众监督政府监管和企业履责情况,构建共治格局,食品安全监管更加透明公正,充分化解社会矛盾。截至目前,公众访问公示小程序达次,对食堂及菜品评价信息条,学校定期多次邀请家委会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川渝成德眉资泸绵德等9省、市食安办和成都市食安委11个相关部门调研检查阳光智慧监管中心,食品安全多元共治监管格局逐见成效。
成都高新区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被纳入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市网络理政典型创新案例,并被推荐为国家网络理政典型创新案例。成都高新区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链条2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阳光智慧监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