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食安模式打造西美品牌新密市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何可

新密市是全国县域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工业经济和制造业百强县(市),域内人口密度高、经济主体数量多、食品行业业态丰富。近年来,新密市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建设“食安新密”为目标,抓基础、优体系、强过程、严监管,保持了食品安全工作良好态势。用心建设“食安”新密,倾心打造“西美”品牌。先后涌现了鲁班张、喜旺等一批知名餐饮品牌,成功申报了7项河南豫菜地方标准,培育了金银花(密二花)、马家牛肉等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品牌,摘得了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河南豆腐之乡两块金字招牌,成功纳入“国家中餐豆腐美食文化地标城市”目录。新密美食的知名度、新密品牌的美誉度、新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均大幅提升。相继荣获省质量强市示范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和郑州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委+政府”,织好城乡监管“责任网”。强化“党政同责”。完善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市委书记、市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市委常委会成员、市政府领导班子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做好顶层架构。强化“四有两责”。健全18个乡镇、街道属地监管和30个行政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四有两责”(即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责、有手段和监管职责、检验职责)要求,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联防共责”。在各乡镇(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构建覆盖全市个行政村(社区)的联防协管责任链条。

“智慧+城市”,用好数据整合“大平台”。首创“互联网+6S”。以“数智溱洧”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深化食品安全“6S”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食品安全“互联网+6S”智能化监管,通过打造“一网治城、一码通城、一端惠城”的智能监管体系,实现了实时掌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动态信息,极大提升监管执法效率。开展“三大革命”。“车间革命”,推广“一企一码”“一坊一码”,实现线上实时监控;“货架革命”,推广“溯本通”信息化平台建设,52.2万种商品纳入平台,推行“一品一码”,可随时查询商品信息;“厨房革命”,实施“透明厨房”,推行“一菜一码”,实现从“倚重人力”向“注重科技”的根本转变。建强“智慧冷链”。积极开展冷链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设施建设,完成流通环节冷藏冷冻前置仓12间、餐饮环节冷藏冷冻前置仓20间,有效杜绝未赋“豫冷链”追溯码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市场,有力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平稳安全。

“法治+信用”,守好舌尖安全“风险线”。保持高压态势。着力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综合体”建设,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专班,连续开展“昆仑”行动、“雷霆”行动,依法查处刑事犯罪案件,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提高违法成本。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采取从业禁止、终身禁业等惩戒措施,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施联合惩戒。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和惩戒机制,确保企业与经营主体“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全面实行“红黑榜”制度,将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管理+服务”,办好民生幸福“一件事”。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新增市场主体户,其中新增企业户、个体户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户。创新推行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险,全省第一份食品安全责任险保单在新密诞生。鼓励全民参与。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活动,近万名群众热情参与,一度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