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6日,成功完成在轨运行6个月任务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凯旋而归。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为新华网全程直播报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提供了有力通信保障,让世界及亿万国人通过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等渠道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卫星通信是指以卫星为中继站进行数据通信,主要应用于地面基站难以覆盖、地面通信设施难以展开的区域,如航空航天、海洋、深山、戈壁荒漠等区域,以及需要迅速架设通信设施的应急通信场景。
随着基带芯片、射频芯片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成熟,卫星系统和终端的研发与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高通量卫星大规模应用、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加快。据相关研究,年全球将有超过1万颗在轨卫星,每年约亿美元电信运营产值。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预计未来五年(-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3.31%,年将达到亿元。
迅翼卫通致力于为全球卫星通信行业提供一体化、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平板阵列和电扫相控阵终端产品和相关服务,打通卫星通信产业链,面向全球卫星通信用户,销售网络遍布30多个国家。
6台卫星通信产品
保障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凯旋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着陆的东风着陆场,地理位置非常偏僻,是戈壁带和沙漠环境,地域辽阔人烟稀少,需要强有力的卫星通信支持。”迅翼卫通副总经理陈琛说。
在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航中,他们主要担负新华社、新华网及中国联通集团重要通信保障任务的卫星通信保障任务。借助于良好的产品性能,他们不仅保障了国家媒体对现场实时画面的传输,还为现场着陆保障工作人员的通讯畅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次参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航保障任务中,现场的通讯终端设备共有十几台,其中仅迅翼卫通提供的就有6台。
“我们共提供了3套FL60P-E一体化卫星宽带便携自动终端、2套V9-OTM45动中通卫星宽带互联网终端和1套FL30P超轻型一体化卫星互联网便携终端以及相应自组网设备。”陈琛介绍,FL60P-E终端操作界面以用户使用体验为出发点,一键对星、一键收纳。设备无需任何组装,即便是无卫星通信专业背景或无卫星便携站使用经验的人员也无需培训,通过查看使用说明即能完成包含对星在内的所有操作。
FL30P更为小巧,可广泛运用于抗震救灾、电网线路应急抢修、防汛抗旱等领域。V9-OTM45采用高效率平板天线和智能稳定跟踪结构,确保在高速机动、崎岖颠簸等路况下天线始终精确指向卫星,且满足动态条件下不中断互联网的接入,如视频会议、语音电话等高宽带多媒体数据传输需求。
为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公司接到任务后就成立了专项任务小组,组织了5名工程技术人员,提前十几天赶赴预定区域开展相关工作,进行充分演练。虽然东风着陆场地处戈壁荒漠,自然条件恶劣,但为了保障国家的飞天梦,大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之中。
4月15日,迅翼卫通工作人员驾驶两辆装载V9-OTM45的通讯车,携带4台便携式设备提前进入现场开启准备工作。4月16日早晨8点,随着飞船返回舱冲破大气层,工作人员立马打开卫星通讯设备,6台设备持续稳定运行十几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卫星通讯设备设计标准通常为保障7级风力正常工作,但当天现场的风力最大达到了8级,即便这样,他们的设备依然实现了稳定运行。
攻关核心技术
营销网络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
“迅翼卫通成立于年,公司最初只是一家拥有二十来人的初创型企业。”公司董事长李庆安介绍。
致力于为全球卫星通信行业提供一体化、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平板阵列和电扫相控阵终端产品及相关服务,经过几年的不断创新和不懈奋斗,迅翼卫通实现了以研发为主到研发、生产并重的转型。现今,拥有FL60P-E一体化卫星宽带便携自动终端、FL60F-M固定式一体化卫星宽带终端、FL30P超轻型一体化卫星互联网便携终端、V9-OTM45动中通卫星宽带互联网终端、电扫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实现卫星通信产业链闭环。同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营销网络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
在攻关核心技术的同时,公司体量也迅猛增长,职工增加至余人,成都的办公和生产空间更是增加了8倍。如今,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
在李庆安看来,成都有一批从事有关卫星互联网产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且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研发生产大部分集中在成都,相信成都将成为卫星互联网终端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城市。
“逆风飞翔”
实现从研发为主到研发、生产并重的转型
“当前疫情会影响全球的业务,对于公司而言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是逆风飞翔的机遇。”李庆安介绍,通过战略调整,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关,在疫情期间不断推出新产品,不仅实现从研发为主到研发、生产并重的转型。同时,通过调整营销策略,开展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年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年销售额有望达到3亿元,并将在今后几年中持续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
“成绩的背后,除了企业专注科技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对企业良好的支持和保障。”他表示,特别是近年来持续在人才、金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宋妍妍视频/图片李冬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