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胶原蛋白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从医用敷料逐渐向医美及功效护肤领域转化,使胶原蛋白材料重返聚光灯下。
从市场规模上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年中国胶原蛋白在注射填充材料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37亿元,占比8.7%,同期透明质酸和肉毒毒素针剂的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和亿元,占比51.2%和32.8%;该机构预测年胶原蛋白针剂市场规模或会达到亿元,占比达10.9%,渗透率有望提升。
伴随多款再生材料不断获批,一场关于胶原蛋白的较量,正在暗暗展开……
随着新填充材料的崛起,胶原蛋白注射的订单量占比从年的35%上升至年同期的61%,增速较高。
站在风口,胶原蛋白有何优势?从功效方面来讲,胶原蛋白的优势在于修护皮肤和抗衰老,能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美丽与大健康产业渠道,兼之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致敏主要体现在动物胶原方面,但目前的一些提取方法已经能够通过切断端肽来避免产生免疫原性),是护肤品、医疗产品、营养食品和保健品的理想生物活性成分,发挥空间更大。但真正让胶原蛋白站在医美市场风口,成为上游赛道追逐核心,主要是得益于胶原蛋白在基因重组技术上的突破。
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用于指导医疗器械领域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的命名,将重组胶原蛋白分为3类:重组人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和重组类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和玻尿酸差异对比△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术语表而在皮肤护理领域,重组人胶原蛋白现阶段量产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成本高,较难商业化;重组类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由于和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深入研究。因此,各大企业布局的重点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根据规定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的管理类别应当不低于第二类;截至H1,国内具备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司仅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创健医疗、创铭医疗、西安惠普生物科技五家公司。
从技术层面看,巨子生物入局最早,在年成功研发重组胶原蛋白,并于年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重组胶原蛋白护肤产品的公司。
锦波生物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采用了全人源氨基酸序列,保障DNA序列与人体胶原蛋白一致,消除了免疫原性,极大拓展了胶原蛋白的医学应用范围。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可将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在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取得了多项0-1的突破。
随着医美行业的发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叠加胶原蛋白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驱动,相关企业有充足的动力积极推进重组胶原的技术升级和相关产品的商业化开发,未来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尤其是生物活性和支撑性方面,有望逐渐提升甚至达到与天然胶原蛋白趋同的水平。未来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