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调味料生产商宝立食品冲刺IPO空刻意

又一家食品企业正在冲刺IPO,这就是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立食品)。

宝立食品主打产品为复合调味料,下游客户涉及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家熟悉的餐饮品牌。不过,作为宝立食品第一大客户,百胜中国贡献的销售收入近两年连续下降。

新消费形势下,公司将眼光瞄准了懒人经济和新式茶饮,为此还收购了互联网意面品牌空刻意面,同时布局新式茶饮。不过,公司饮品配料业务发展似乎不那么顺利,近两年收入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

实控人年才入股曾因引资与中间商打官司

宝立食品前身即宝立有限于年成立,成立之初至年1月之前为外商独资企业,唯一股东系永升贸易。永升贸易的大股东曾经是马自元,但马自元因个人原因不方便继续显名持股,年1月将其持有的永升贸易60%股份转让给其堂弟马驹,并与马驹签署《信托声明》。

直至年,经过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历任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的马驹通过宝矩投资与宝钰投资成为了公司的股东,而宝立食品的原独资股东永升贸易将剩下67%的股权转让给了上海臻观,并从公司处退股。

一个插曲是,年,宝立食品曾经试图引进潜在投资方投资,曾与贝恩资本接洽。但这次引资并不顺利,还惹来了官司。

根据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民事判决书,年1月,马驹和马某先后向公安机关报案。马驹报案称,其与其堂哥马某名下的六家公司与黄某签订了系争居间合同,期间黄某介绍了投资人,但没有谈成功,后来又签订了《商务合作协议》,但黄某干了没几天就不辞而别了。黄某回到中国台湾后,以告发宝长公司等六公司偷税漏税为由向马某敲诈万元。马某则报案称,其于年4月委托黄某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卖掉,同年7月黄某找到一家叫贝恩资本的投资公司,但因为贝恩资本出价太低,所以没有成交。

对此,黄某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陈述,贝恩资本曾愿意以1亿元收购,但马某反悔又说不卖了。万元系1亿元的1%的服务费的一半。

各方看法不同,公司与贝恩资本的洽谈也未能成功。而年永升贸易将67%的股权转让给上海臻观,价格为5.8亿元,对应公司的整体估值8.66亿元。00年7月,上海臻观将34%的股权转让给臻品致信,公司的整体估值仍为8.66亿元。

宝立食品原有股东退出后,公司估值近几年来并未提升,可能与公司经营状况有关。年末,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1.03亿元。而年和年连续两年盈利后,直至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71万元。

8月17日,宝立食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复称,公司在IPO过程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已经严格审计程序,各项财务指标符合公司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利润分配相关决策系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决策程序合法合规。

一系列股权转让后,宝立食品目前控股股东为臻品致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马驹、胡珊、周琦和沈淋涛,合计控制公司67%的股份表决权。

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连续下降毛利率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宝立食品年~0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1亿元、7.43亿元和9.0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万元、万元和1.34亿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营收保持不断增长,公司对于大客户的吸引力却在下降。年~00年,百胜中国均是公司第一大客户。期间宝立食品对百胜中国销售收入分别为.33亿元、.7亿元和.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81%、30.50%和4.51%,公司对百胜中国的销售收入和相关比例均逐年降低。

不止是百胜中国,年~00年,宝立食品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54.41%、50.07%和44.48%,相关比例也在持续下滑。

为何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持续下滑,公司又有何应对举措?宝立食品回复称,公司对某一客户的收入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客户产品竞争策略、公司新品开发进度等。公司客户结构具备合理性,且每年都保持着一定数量的新增客户。

另外,宝立食品还面临着毛利率下降的问题。复合调味料是宝立食品的主打产品,报告期内相关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均超七成。不过,公司复合调味料平均销售价格从年的1.36万元/吨,下降到00年的1.6万元/吨。如此情况下,年至00年,宝立食品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1%、33.45%、3.10%。00年毛利率相比年低了1.35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作为宝立食品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日辰股份、天味食品和安记食品年~00年的平均毛利率为4.3%、41.79%和40.77%。如此看来,宝立食品毛利率落后于同行平均水平,尤其是与日辰股份和天味食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在解释公司毛利率水平低于日辰股份的原因时,宝立食品在招股书(申报稿)中表示,公司跨国快餐连锁客户的收入占比较日辰股份高,而跨国快餐连锁客户在复合调味料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味好美和凯爱瑞集团等大型跨国企业,竞争较为激烈,从而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较日辰股份要低。

宝立食品的客户中跨国快餐连锁客户相对较多,这与公司的销售模式有关。宝立食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直销收入占主营收入比例均达到85%以上。公司直销客户主要为国内外餐饮连锁企业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包括百胜中国、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圣农食品、泰森中国等著名餐饮品牌及食品企业。

有观点认为,直销模式不利于公司有效下沉市场。对此,宝立食品回复称,未来将继续拓展和丰富销售模式和营销网络。一方面,公司计划从丰富的产品体系中遴选性价比高、市场接受度广的成熟产品,将市场覆盖面由一二三线城市进一步下沉拓展至县乡镇领域。另一方面,公司也计划全面优化经销商体系,与优质的流通、商超、互联网等领域经销商展开深度合作。

饮品甜点配料收入连续下滑空刻意面还能红多久?

在新消费形式之下,宝立食品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近年来,公司产品类别逾加丰富,现已切入轻烹解决方案、饮品甜点配料等市场前景较好的细分领域。年~00年,宝立食品轻烹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分别为.1万元、.75万元、1.3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提升,分别为3.3%、5.76%、14.94%。

看起来增长势头不错的轻烹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一定程度上由厨房阿芬贡献。00年,宝立食品向厨房阿芬及其相关方销售了.53万元的产品,在当期收入中的占比为9.8%。

厨房阿芬的主营业务为轻烹解决方案类产品的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空刻意面和捞饭等。其中,空刻意面是厨房阿芬年11月推出的新品。00年,空刻意面开始在市场上闯出名堂,并被宝立食品称为互联网意面品牌爆款。

厨房阿芬原本是实控人之一沈淋涛控制的企业,01年3月,宝立食品完成收购厨房阿芬75%股权。收购时,厨房阿芬对应的整体估值5万元,收购后公司新增了15.38万元的商誉。

作为一个创立不久的网红品牌,新奇过后,空刻意面能否继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在电商平台上,空刻意面相关产品存在一些负面评价。

宝立食品回复称,产品投放市场后会得到来自各方的不同市场反馈,公司均会给予充分的尊重且认真对待,并在此基础之上锐意进取。目前空刻意面经营情况正常。

宝立食品同时将目光瞄准了当前热门的现制茶饮市场,公司产品包括各种创意小料,如爆珠、晶球、粉圆和布丁系列。

不过,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不太顺利。年及00年,公司饮品甜点配料收入分别为1.17亿元及1.1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3.59%、5.35%。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近几年现制茶饮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饮品配料商涌现出来,行业对于供应商的品质保障、供应链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宝立食品的饮品配料收入下滑,说明公司的运营没能跟上整体行业发展的节奏和趋势。

对此,宝立食品回复称,饮品甜点配料类产品收入波动原因主要受产品结构优化、战略布局调整等多因素影响。公司将持续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新风味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也将从整体战略考虑进行有效布局和长远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