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一千七百年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之后,发明了神奇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堪称“创新高科技”。木牛流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难道真有传说的那么神奇?
木牛流马是两种形如牛马的运输工具,按照时间来看,木牛先发明,而流马是木牛的改造版。木牛流马是运输粮食的工具,有超强的省力功能。在崎岖的山道能轻松运送粮草。
木流牛马具有“人不大劳,牛不饮食”的特点,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出奇的创新。三国时期,想必也只有诸葛孔明能想出来吧。
在三国演义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诸葛亮能想出“木牛流马”这种神奇工具想必和当时的情况密不可分。战争状态:前线大军消耗极大,粮草多赖汉中供给。道路环境: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常规车马运输不便。而木牛流马能在极为崎岖的山地上运输粮草,就如在平地上一般轻松。可谓是省了不少力气。在运输工具方面: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这些工具对于运送大量粮草,着实困难。也多亏了这样的环境状况,诸葛亮不得不在粮草运输上想办法。于是,木牛流马这个神奇工具就诞生了。
那这样的神奇工具是依据什么原理呢?
相传木牛流马居然可以和永动机一般。不用人力。不过,这必然是将这种工具太过夸张的描述。关于自动机械的这个说法,严格一点应该是半自动,如同先前那句人不大劳一般,机械本身具有一定能力,但需要人为施压才能运转。
木牛是相当于发动机的设备,流马只是个装载东西的设备,相当于汽车的车厢。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它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
不得不说,木牛流马是在那个战争时代、急需粮草的背景下的神奇产物。任何一个创新思想的发现,都是在时代条件的需求下发明的。它不会比过去的落后,但是也不会比未来的先进。它们或许没有可比性,只是证明了不同时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