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指的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其在年开始在我国出现强劲的萌发势头。据农业部统计,截至年6月5日,我国生产专业级无人机的公司有多家,其中有多家是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生产各类植保无人机共个品种,保有量超过架。
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体系仍尚未成熟,而对于植保无人机这块“蛋糕”是否“钱途一片光明”这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从正反两面来剖析剖析~~
一、为什么说植保无人机是个“香饽饽”?
(1)市场需求
现在的年轻人啊,很少有人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面耕地施肥,一个个都跑到所谓的一二线城市去追求“人生巅峰”,家里留下年迈体衰的老母亲和老父亲,农药箱子背不了多久就腰酸背痛了,哪还能指望一天可以给你喷农药喷个几十亩啊,有十几亩的劳动成果的都只能是极少数老当益壮的人。况且农药喷洒作业对人体还有很大的危害,一个不小心,老年人提前去了也说不准。所以这个时候,远距离、高效能的农药喷施作业器械是被急切需要的。有专家预计到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需求量是10万架,无人机植保从业人员需求量是40万人。
(2)政策红利
我们国家给出了要“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原则,就也就意味着这么土地都是需要人来进行农业植保工作的,但是农村里的年轻人他不愿意呀,劳动力的稀缺就使得现在的劳动力成本与日俱增。成本高效率低的事儿谁愿意干?这个时候还不如自己多花点儿一次性成本在无人机上面捞个高效益。
就着上面说的这个情况,国家在农机上面又陆续出了不少农机的补贴政策来鼓励人们进行机械化操作,有了资金的一个支持,许多生产植保无人机的公司就有发展动力了。
近年来的土地流转政策在植保无人机的规模化操作上做出了不小贡献,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死而不僵,但在这种阻力日渐变小的状态下,许多人认为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势不可挡。
(3)技术优势
什么叫做“存在即合理”?就是存在就有他的意义。咳咳,虽然这个放在这里来说植保无人机的技术作用可能有点儿不太恰当,但是事实上你必须得有作用是吧。一次可以装载10~15Kg的农药量,然后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喷施10—20亩田地的作物,你就说诱不诱人吧!我手里拿个遥控器我就可以打药、施肥、喷洒生长的各种制剂,另外还可以测测我粮食的产量,看看有没有啥病虫害呀,瞅瞅我地里的土是不是适合我种的东西等等等等,作用大大滴有啊!这还不是技术优势?和人一天累死累活就干个十来亩地相比,当然是向“先进”看齐啊!
二、植保无人机实际上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1)资金限制
就拿相对便宜的电动植保无人机来说吧,一般是在10—18万左右(少油的至少30万一台起价),如果是农户自己买,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也不常见。更多的是请人来作业给服务费,一亩地的服务费是10块钱左右,一架无人机大概一分钟就可以作业1亩地,也就是每分钟你农户就要给出去10块钱,一天下来就算作业了亩地,你就要给0块钱。咱先不讨论这个服务费收没收高,问题是和你的庄稼比起来,0就已经占了农户很多的盈利空间了。一句话:“不值当!”
(2)人员素质
无人机真的无人吗?兄弟你想太多了,只是我们不坐在里面而已,遥控操作也是很考技术的,不是随便一个农民就能搞的定的,更严重的是专业的操作人员还很稀缺,专业的维修人员更是寥寥无几。所以一旦机器出故障了,农户头疼不说,作业负责人更是抠脑壳~~
(3)机械“硬伤”
前面讲优势的时候说了植保无人机的作用和好处多多,但,科技就是把双刃剑啊。还是说电动无人机吧,一般都是一架机器用4块锂电池,一块电池就要差不多1块大洋,寿命也就三四百来次就可以被淘汰了,这是一个占比很大的机械成本;另外这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飞一次最多能坚持14分钟左右,飞上20分钟的一般只有烧油了。所以说,对于机器操作方来说,也是伤不起啊......
(4)行业发展
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绝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要求,不少厂商一味求大,忽视了植保作业的特殊要求。同时,因为植保无人机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机型,所以行业标准很难制定,购机补贴其实也很难申请。
当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小编以为,从我们国家农业现在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状况来看,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在北部农区或者东部田区的使用和推广理论上要快于西部和南部地区。但是不管在哪一个地区,植保无人机都不大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蹿为农业喷施药剂的主流,发达国家的成果固然让人垂涎若渴,但是脚踏实地先处理好我国在“三农”上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或许才是当务之急哦。